Mind the Mind? 穿戴式裝置內部方面,睡眠應用面臨本身精準度未達醫療水平,及行業內未有最低精準度的共識等問題,造成消費者信任度低。外部方面,市面上其他睡眠產品量測參數多,且舒適度高於智慧手環,亦有取代智慧手環的機會,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智慧手環多只是記錄,鮮少能提供對策 智能手環手錶 產生睡眠日誌的原理 智能手環手錶的測量睡眠的工作原理:通過內置的加速傳感器更準確的感知你的動作,舉例來說:如果設備感知到你頻繁的「運動」會判定你醒著或者淺睡眠。當你的運動頻率極小到一定的值則會認為你已經進入了深度睡眠。說白了如果你躺著不動睜著眼一段時間,智能設備很可能判斷你睡著了。很多人常說用智慧手環量出的深層睡眠整晚約2小時,實際的時間其實是更短 深度睡眠很重要 研究表明,占整個睡眠時間大約55%的淺睡期和輕睡期,對解除疲勞作用甚微,而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的中睡期、深睡期及快速眼動睡眠期,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。增加深度睡眠的方法 手機睡眠檢測APP 完全不用添購任何硬體 手機就行 手機APP監測睡眠是利用手機內部的加速度sensor和陀螺儀來監測睡覺動作,從而進行分析睡眠質量,深度睡眠時間等。這種APP大多宣稱有這樣的功能:監測進入睡眠時間、監測深度睡眠時間、記錄夢話或打鼾功能、記錄清醒時間等。 但實際上如果只是床的震動來測試睡眠情況會出現兩個問題: 1、兩個人睡的時候如何計算振動情況 2、手機本身的加速感測器和螺旋儀不精準,測試有偏差 哪一個穿戴式醫療裝置能治療失眠? Mind the Mind?
綜觀市場上這麼多選項,綜合許多產品的評測 (包括Amazon Customer Review),發覺有些產品對某些人有效,而且有效也不是每一次(例如說眼罩有效,但是很多人在半夜綁著不舒服,就把他扯掉,這個時候 可穿戴式(Wearable)可能是一個重要指標),甚至更多時候跟飲食、運動、工作壓力有更多正相關。個人也測試過一個台灣的產品,宣稱是南部某有名大學電機系的心血結晶,初步測試是有效果,可以比失眠時睡得比較久,但後來工程師從其他睡眠監測設備發現淺眠時間居然變多了,所以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,這真是見仁見智( 試想,如果一位長期失眠人士,因為這個睡眠機以致於多睡了一個小時,這可能就是大功德一件,但是如果是要深度睡眠的,可能幫不上忙,搞不好還幫倒忙),因此建議這類睡眠機還是要以使用者體驗為最終定奪
1 評論
|
Product |
Company
|
ServiceBlog
|
|